交通意外伤害的现场应急救护
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交通意外伤害往往突如其来。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超百万,而 现场应急救护是否及时规范,直接关系到伤者的生命安危和后续康复。很多时候,黄金救援时间就在几分钟内,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不仅能为专业医护人员争取时间,更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一、现场急救原则
确保安全:首先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和伤者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如关闭引擎、设置警示牌)。
快速评估伤情:检查伤者意识、呼吸、出血情况,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及时呼救:拨打120或联系急救中心,清晰报告事故地点、伤者人数及伤情。
避免随意移动伤者:除非环境危险(如车辆起火),否则不要轻易搬动,以防加重损伤。
二、常见伤害及急救措施
1. 出血 轻微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按压伤口止血。 大出血(动脉出血): 迅速用止血带(或布条)在伤口近心端扎紧,每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组织坏死。 抬高受伤肢体,减少血液流失。
2. 骨折 症状:剧烈疼痛、肿胀、畸形、无法活动。 急救措施: 不要强行复位,避免加重损伤。 用夹板(木板、硬纸板等)固定伤肢,减少移动。 如果是开放性骨折(骨头外露),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
3. 头部外伤 可能症状:昏迷、头痛、呕吐、耳鼻流血(警惕颅脑损伤)。 急救措施: 保持伤者平躺,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 不要随意移动头部,避免加重脑损伤。
4. 脊柱损伤 可能症状:颈部或背部剧痛、肢体麻木、无法活动。 急救措施: 绝对禁止随意搬动!避免造成瘫痪。 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用颈托和脊柱板固定后搬运。
5. 休克(失血过多或严重创伤) 症状:面色苍白、脉搏微弱、呼吸急促、意识模糊。 急救措施: 让伤者平躺,抬高双腿(除头部、胸部受伤外),增加回心血量。 保持体温,避免失温。
三、特别注意!
不要给昏迷者喂水或药物,可能引起窒息。 不要随意拔出刺入身体的异物(如玻璃、金属),避免大出血。 心肺复苏(CPR):如果伤者无呼吸、无心跳,立即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和人工呼吸(30:2比例)。
交通意外伤害虽难以预料,但掌握正确的现场应急救护方法,就能在危机时刻为生命 “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