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实战训练纪实 —— 窑头尧演练现场直击
为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生态安全防线,8 月 28 日,澄城县应急管理局在窑头尧区域组织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实战训练。此次训练聚焦实战化需求,涵盖多种先进灭火装备操作演练,澄城县应急管理技术保障中心、综合应急救援队、尧头镇政府、消防救援大队、蓝天救援队、耀秦救援队及民安应急救援中心等多支队伍协同作战,上演了一场紧张有序的 “防火攻坚战”。
演练拉开帷幕:多支队伍集结,实战氛围拉满
上午 9 时,随着澄城县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启动。窑头尧区域模拟因高温干旱引发森林火情,火势借助风力迅速蔓延,现场浓烟滚滚。各参演单位迅速响应,按照预设方案分头行动:尧头镇政府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封锁现场周边道路,疏散模拟群众;消防救援大队队员搭建临时供水点,为后续灭火行动提供水源保障;澄城县应急管理技术保障中心则通过卫星通讯设备实时传输现场画面,为指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各队伍中,民安应急救援中心的队员们格外醒目,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色救援服,携带装备快速抵达指定区域,迅速完成队伍集结与任务分工,展现出极强的纪律性与行动力,装备演练环节:多维度作战,民安应急尽显专业。
无人机灭火演练:空中 “侦察兵” 精准出击
演练首个项目为无人机灭火。澄城县应急管理技术保障中心操作手操控无人机升空,对火情区域进行全方位侦察,实时回传火势蔓延路线与火场温度数据。随后,无人机携带灭火弹飞向火点上空,精准投下灭火弹,成功压制局部火势。在此环节中,民安应急救援中心派出 2 名经验丰富的无人机操作手,协助技术保障中心完成火情侦察任务。
他们凭借熟练的操控技巧,操控无人机深入火场核心区域,清晰捕捉到火点分布、植被燃烧情况等关键信息,为指挥中心制定灭火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提前对演练区域的地形、气象条件进行勘察,为无人机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手投式干粉灭火弹演练:近距离 “攻坚”
在无人机灭火为火场争取到短暂的火势控制时间后,各救援队伍迅速向火场靠近,开展手投式干粉灭火弹演练。综合应急救援队、蓝天救援队、耀秦救援队队员们手持灭火弹,在确保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向火点投掷灭火弹,干粉迅速扩散,有效扑灭局部明火。队员们表现尤为出色,他们采用 “分组协作、交替投掷” 的战术,每组 3 名队员相互配合,一名负责观察火势、确定投掷角度,一名负责传递灭火弹,一名负责精准投掷。队员们动作迅速、配合默契,短短 5 分钟内,就成功扑灭了明火区域。此外,民安应急救援中心还专门配备了 2 名安全观察员,实时监测火场周边环境,提醒队员注意避险,保障了演练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高压水泵与灭火风机演练:地面 “主力军” 持续发力
地面灭火装备演练环节,高压水泵与灭火风机成为 “主力军”。消防救援大队队员连接水源,启动高压水泵,强大的水流通过水带输送至火场,对火势进行压制;综合应急救援队队员则操作灭火风机,利用强风将火场周边的可燃物吹离,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民安应急救援中心主动承担起高压水泵供水线路的搭建与维护任务。队员们顶着高温,快速搬运水带、连接接口,在短时间内搭建起一条长达 30 米的供水线路。在灭火风机操作方面,民安应急救援中心的队员们还与其他队伍分享操作技巧,指导新队员如何根据风向调整风机角度,提升灭火效率,充分发挥了 “传帮带” 作用。
远程电子灭火炮演练:科技赋能 “精准打击”
远程电子灭火炮作为此次演练的 “高科技装备”,展现出强大的远程灭火能力。澄城县应急管理技术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调试设备后,远程电子灭火炮对准火场远距离火点,发射灭火弹,精准命中目标,有效扑灭了远处难以靠近的火点。
民安应急救援中心派出 3 名队员协助技术保障中心完成设备调试与目标瞄准工作。他们利用自身掌握的地形测量知识,结合现场火情数据,为灭火炮校准射击角度提供了专业建议。
油锯演练:快速开辟 “生命通道”
为防止火势进一步扩散,开辟应急救援通道,油锯演练随即展开,合理调整油锯切割速度与角度,既保证了隔离带的开辟质量,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演练圆满结束:协同作战显成效,民安应急获肯定
上午 11 时 30 分,随着最后一处火点被成功扑灭,此次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实战训练圆满结束,队员们专业素养高、协作能力强,在多个关键环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仅出色完成了自身任务,还为其他队伍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展现了民间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作用。
此次实战训练,不仅提升了各参演单位应对森林草原火灾的协同作战能力,也检验了多种灭火装备的实战效能。民安应急救援中心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积累了实战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参与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工作、守护地方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