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民安应急救援大队壶体山火灾防范巡逻纪实
壶体山作为澄城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宝库,山林茂密,植被丰富,火灾防范工作至关重要。为筑牢壶体山的防火防线,澄城县民安应急救援大队承担起了该区域的日常巡逻防范火灾任务,队员们用严谨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守护着这片山林的安全。
每次前往壶体山执行火灾防范巡逻任务前,澄城县民安应急救援大队都会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工作。队员们会提前查阅壶体山的气象资料,了解当日的气温、风力、湿度等情况,因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火灾发生的风险。同时,收集近期壶体山周边的人员活动信息,如是否有祭祀活动、采摘人员进入等,以便在巡逻时重点关注。
在装备准备上,除了常规的巡逻装备外,还会配备专门的防火设备,如风力灭火机、灭火弹、消防水带、水枪等,确保一旦发现火情能够迅速处置。队员们会对这些设备进行逐一检查,测试风力灭火机的启动情况、灭火弹的有效期、消防水带是否有破损等,绝不让任何一件设备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此外,还会携带防火宣传资料,以便在巡逻过程中向进山人员宣传防火知识。
出发前,队长会组织队员召开简短的部署会,根据壶体山的地形和火灾隐患分布情况,划分巡逻区域,明确各小组的巡逻重点。同时,强调巡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严格遵守防火规定、及时上报发现的隐患等,并模拟火灾初期的处置流程,让队员们做到心中有数。
壶体山地形复杂,不同区域的火灾隐患特点各不相同,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按照划分的区域展开全方位的巡逻排查。
山脚及周边区域是人员活动相对频繁的地方,也是火灾隐患的高发区。负责该区域巡逻的队员们,重点检查是否有违规野外用火的情况,如烧烤、焚烧秸秆、祭祀烧纸等。他们沿着山脚的道路仔细巡查,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旦发现有未熄灭的火星或火堆,立即上前扑灭,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和防火知识宣传。
在山脚的村庄和农家乐附近,队员们会上门走访,提醒村民和经营者注意用火安全,不要在靠近山林的地方使用明火,妥善处理易燃杂物。同时,检查消防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如灭火器是否过期、消防栓是否能正常供水等,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其及时整改。
山腰林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是火灾蔓延的危险区域。队员们沿着林区的步道深入山林,仔细查看林下的可燃物堆积情况,对于过于密集的枯枝落叶,及时进行清理,开辟防火隔离带。他们还会检查林区内的防火警示标志是否完好醒目,对于损坏或模糊的标志,及时上报并协助更换。
在巡逻过程中,队员们时刻留意是否有吸烟人员,一旦发现,立即上前劝阻,告知其在林区吸烟的严重危害,并要求其将烟头彻底熄灭后带走。同时,关注林区内的输电线路,查看是否有电线老化、短路等情况,避免因电路问题引发火灾。
山顶及偏远区域人迹罕至,但同样不能忽视火灾防范。队员们克服山路陡峭、通行困难等问题,定期对这些区域进行巡逻。他们重点检查是否有外来人员进入进行非法活动,如盗伐树木、违规露营等,因为这些活动都可能引发火灾。
在山顶的风口处,队员们会特别留意风力和植被的干燥程度,评估火灾发生的风险等级。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如不明原因的烟雾、异味等,会立即展开排查,确定是否存在火情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巡逻过程中,队员们一旦发现火灾隐患,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如果遇到小型火情,如未熄灭的烟头引发的枯草燃烧,队员们会迅速使用携带的灭火设备将其扑灭,防止火势扩大。对于无法当场处置的隐患,如大面积的可燃物堆积、存在安全隐患的输电线路等,会详细记录位置和情况,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协助制定整改方案。
同时,队员们十分重视防火宣传工作。在巡逻途中遇到进山人员时,会主动向其发放防火宣传资料,讲解山林火灾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火灾发生后的自救方法。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让大家自觉参与到壶体山的火灾防范工作中来。
每天的巡逻任务结束后,队员们会回到基地进行总结。大家分享当天在巡逻过程中发现的火灾隐患、处置情况以及宣传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改进的方法。对于重要的隐患信息和处置经验,会整理成书面报告,反馈给当地林业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为壶体山的整体火灾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澄城县民安应急救援大队的队员们在壶体山的火灾防范巡逻任务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感,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山林,用行动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他们的辛勤付出,有效降低了壶体山的火灾风险,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不断提升火灾防范能力,为壶体山的安全保驾护航。